致爱丽丝初学者钢琴教程
《致爱丽丝》初学者钢琴教程如下:
钢琴致爱丽丝慢弹教学 钢琴致爱丽丝慢弹教学右手
钢琴致爱丽丝慢弹教学 钢琴致爱丽丝慢弹教学右手
准备材料:钢琴、《致爱丽丝》曲谱。
1、开头右手轻声弹奏,声音轻且不虚。
2、左手弹奏完需马上放掉,因为有休止符。
3、左右手连接弹奏需紧凑,不能停顿,卡住。
4、右手部分为快速跑指弹奏,需要按照正确的指法弹奏,避免中途卡断。注意弹奏时要轻巧且均匀。
5、此部分的左手旋律为背景音乐,但需营造出一种波涛汹涌的紧张感,双音弹奏过程中手腕记得要放松。
6、右手部分多为快速跑指弹奏,且有些地方还是3连音节奏,需与左手协调好。注意弹奏时要轻巧且均匀。
致爱丽丝钢琴弹奏技巧
1、插部由于音乐情绪变得活跃,音符相对密集,手指要求放松而又积极主动,左手的伴奏要轻,右手的旋律要出来,装饰音要弹得轻巧快速,后半部分的华彩乐句,更要轻盈而又注意力度的变化。
2、第二插部右手的和双音,不但要求各手指弹出的音要同时出来,而且要突出旋律声部。这种在同一手要控制不同手指和不同力度是不容易做到的,左手固定式的同音反复伴奏音型,是加了连音线的跳音,这就要求手指不宜离键太远,跳音也不要过于短促,同时要把声音弹得踏实而富有穿透力。
3、《致爱丽丝》在速度与力度要求自由灵活。主体乐段旋律舒缓、优美如歌,富有叙述性,它结合乐曲形象与情绪,从人的情感接受过程和想象力来分析,乐曲一开始是应该由弱到强再到弱、由慢至快、渐逐平稳的过程。
献给爱丽丝钢琴简谱单手的适合初学者的
3. 2. 3. 2. 3. 7 2. 1. 6 1 3 6 7 5 6 7 1.
数字后有点的是高音,下次我背给你。现在有事了,不懂可以去查百度,只要学右手的就行,我就自学右手的。
{}是高音
{3 b3 3 b3 3}7{21}6
1367
357{1}
{3 3 b3 3 b3 3}7{21}6
1367
3{1}76
7{123}
5{432}
4{321}
3{21}7
每行一个音都与
伴奏个音一起按。
伴奏 排音法
636
335
636
636
335
636
151
557
636
333
初学者应该去问音乐老师或钢琴老师去学,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的名曲,很难很难的,我是钢琴7级,都弹的坑吭巴巴,要好好学,简谱会害了你的!Ωαβ
关于弹奏钢琴曲《致爱丽丝》过程中的某些疑问
首先,要把双手拍点对准,特别是右手十六分附点音符对左手的部分。其次,装饰的前倚音要自然,设计好看占用前一个还是后一个主要音符的时值。再次,左手伴奏音型变化时,特别是那些有音程的地方,要注意放松,保持韵律,不要影响左手固定节拍。开始练习时可先不加装饰音,节拍对准熟练后再加入前倚音。
钢琴曲<致爱丽丝>的讲解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扩展资料:
主流版本: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 [3] (Therese Mati)(有的翻译为·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却被人们忘记了。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