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传奇中,出名的作品都有哪些?
唐代传奇
下列属于传奇作品集的是_以下传奇剧本哪些属于明代作品
下列属于传奇作品集的是_以下传奇剧本哪些属于明代作品
唐代文言短篇。
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后人称为唐传奇。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短篇趋于成熟。
和汉魏六朝相比,它内容上除部分记述神灵怪外,大量记载人间世态,反映的生活面较广,生活气息较浓厚。
艺术上,它篇幅加长,部分作品还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其语言多为散体,多四字句,句法较整齐,沿袭了六朝志怪的传统。
繁荣及其原因 唐传奇是封建城市经济发达的产物。
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需要,民间的说话应运而生。
而当时兴盛,变文大量产生,又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
说话受到民间和上层的普遍喜爱。
唐代兴盛,两教的经典和文艺作品,如变文、壁画等,其中有不少情节离奇曲折、想象丰富奇特的故事。
这对一部分唐传奇(主要是神怪类)的题材、构思以至细致的描绘都有一定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少宗教迷信杂质。
发展过程 唐传奇发展分为前(唐初至肃宗)、中(代宗至文宗)、后(文宗至唐末)3个时期。
前期作品现存很少,早的是《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
它们标志着从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过渡形态 。
以后 ,张鷟《游仙窟》、张说《绿衣使者》都描写了市民生活,表现出唐代传奇开始在内容题材上摆脱志怪传统,着重表现人间世态,领域拓宽。
此期专集不多。
中期是唐传奇繁荣阶段,名家名作颇多。
一些秀的单篇传奇,几乎都出自此期。
从内容、题材上看,此期作品大致分为以下5类 :①神怪类。
讲的是神怪一类故事。
题材虽袭志怪传统,但内容、形式均有创新。
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两篇表现荣华富贵如梦境之空虚,把梦境中的仕途荣遇与波折铺叙得淋漓尽致。
《古岳渎经》、《庐江冯媪传》、《三梦记》、《周秦行纪》等或述神,或记奇梦,也属此类。
②神怪兼爱情类。
写神怪狐与人相爱。
如沈既济《任氏传》、陈玄佑《离魂记》、李朝威《柳毅传》、李景亮《李章武传》。
这些篇章实际上写的是罩在神怪外衣下的以爱情婚姻为主的人情世态。
③爱情类。
专写人间爱情传奇。
如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3篇反映了阶级界限与真挚爱情的深刻矛盾。
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深刻细致;情节曲折,文笔细腻。
与《南柯太守传》、《柳毅传》、《虬髯客传》,共同标志着唐传奇艺术的高峰。
④历史类。
以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为代表。
前者叙述宛曲,情味隽永;后者文笔多质直,文采稍逊。
⑤侠义类。
此类中期尚少。
有李公佐《谢小娥传》、沈亚之《冯燕传》。
此外,《柳毅传》中钱塘君、《柳氏传》中许俊、《霍小玉传》中黄衫客均属侠义人物,但非篇中主要人物。
此类在晚唐有较大发展。
后期单篇传奇现存很少。
较好的有薛调《无双传》、无名氏《灵应传》、《东阳夜怪录》等。
专集大量出现,作品数量远超前两期。
但多数篇幅短小,叙事简略,复与六朝志怪相接,成就远逊中期单篇。
有名的有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二者可能作于文宗朝稍前期),郑还古《博异志》等。
神怪故事中,《灵应传》情节曲折,受《柳毅传》影响;《东阳夜怪录》亦有《南柯太守传》痕迹。
爱情以《三水小牍》中《》、《无双传》为代表。
但后者中侠义成分比《柳氏传》、《霍小玉传》大为加重,至《传奇·昆仑奴》,重点已由爱情转向侠义。
《甘泽谣·红线》和《传奇·聂隐娘》则把侠士神化,开后世武侠滥觞。
《玄怪录·郭元振》写元振夜斩猪妖,则是把侠义和神怪结合起来了。
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唐传奇影响甚远,它成为后代文言短篇的主要样式。
还是后代白话、戏曲及讲唱文学汲取题材、人物、艺术方法再创作的宝库。
结集和研究资料 晚唐陈翰有《异闻集》,已佚。
其中部分为《太平广记》所收,成为保存汉魏六朝和唐代的渊薮。
明清集亦颇多。
五四运动后,鲁迅有《唐宋传奇集》,专采单篇,并附《稗边小缀》,对作家作品进行考订。
汪辟疆有《唐人》,各篇均有说明。
今人校点整理出版的有《博异志》、《集异记》、《传奇》等。
研究方面,鲁迅《史略》中有专论3篇,论述精当。
刘开荣《唐代研究》也较有名。
唐传奇部作品集是什么
唐传奇中早的作品《古镜记》,相传为隋末唐初人王度作它以古镜为线索,把十多个怪异故事联缀起来组成长篇,叙述较为细致,较之笔记式的六朝是一大进步。
《补江总白猿传》一般推测亦为前时期作品。作者不详,内容属志怪一类,情节较曲折,描绘也较具体生动,初步显示出唐传奇的艺术创新特色。唐代传奇
《古镜》、《白猿》两篇,标志着从六朝志怪向唐传奇发展的过渡形态。
急急急!!!古代长篇史
一、古代的分期
根据发展的阶段和古代的发展情况,我们把古代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是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开始成熟,形成的文学形式——传奇体,作家开始有意为。唐传奇是我国文言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和白话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古代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集。神魔、人情成为的主潮。这一时期,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古代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古代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近代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和狭邪是古代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1):是近代时期,也是古代终结演进为近代时期。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革命,艺术上在继承古代传统的同时,逐渐接受西方的影响,人物、结构、语言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二、古代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古代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造成迥异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1、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互相融合与碰撞的思想;2、注重纂修历史和史传文学的影响;3、说唱文学的影响;4、富有民族特色的其他文艺形式的融合、渗透。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使古代在下列几个方面,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1、创作思想
儒家哲学思想把本体论、认识论始终融合在道德论中,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对的;它的文艺思想强调 “诗言志” “文以载道”,倡导文学的教化作用。因此 ,作家在作品中总是按照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道德观念来塑造人物达到文艺的教育作用。
2、作品题材
古代在题材方面的特点是历史题材多、重大题材多、因袭继承现象多。
古代题材相对集中,大体可以归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类。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归纳为讲史(包括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世情(包括人情和讽刺),神魔(包括志怪和神魔)三种,也是写历史、写现实、写神怪。
古代重大题材多,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思想是以化、化为特征的,注重封建的秩序化,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化,关心人伦关系的规范化,因而选择重大题材是作家的神圣使命。作家相当自觉地把他们的视线集中在关系命运、世风道德等重大问题上。因而历史、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谴责讽刺就应运而生了。即使灵怪神魔与的流行有关,但仍以儒为主,儒佛道三教合一,通过灵怪神魔故事,达到教化的目的。
古代题材的特点,使古代总是读者关心前途、民生疾苦、正义,而不要沉溺于个人情感的狭小天地里;总是在作品中高扬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主旋律,鼓舞为美好前途而斗争,而不要消极颓废、意志消沉。西方强调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和神学统治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他们中的英雄人物可以置的命运而不顾,不是战斗在战场,而是决斗于情场,这在古代,在老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中是难以想象的。当然,古代中也有些作品成为宣扬封建道德的教科书。古代题材相对集中,因袭现象比较。
3、人物塑造
古代的人物塑造经历了从实录到虚构、从类型化人物到类型化典型、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发展过程。
唐以前的还属于记述怪异和实录人物言行的阶段,没有自觉地创造人物形象。到了唐传奇开始进行艺术虚构,在故事情节开展中注意刻画人物。但是,人物刻画还服从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个性不够鲜明,人物还处于类型化阶段。到了宋元话本出现,注意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开展与人物个性的刻画统一起来,在类型中有了个性。在宋元话本基础上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游传》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类型化典型形象。这些类型化的典型人物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产物。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古拙雄浑为美的审美趣味,要求和谐与整一的古典美学原则。这些典型人物没有西方中人物“灵与肉”的搏斗,没有忏悔与赎罪意识,没有人格的分裂。我们不能以西方为标准来贬低英雄人物的典型意义。
当然,应该看到这种类型化的典型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体现着化的道德观念比较适合表现重大题材而不太适合表现日常生活;比较适合表现英雄人物而不太适合表现细民;比较适合表现雄浑粗豪的风格不太适合表现细腻温柔的情感;存在着简单化、化的倾向,不利于表现生活的复杂性。因此随着生活的发展和古代艺术经验的积累,从《》开始古代逐步达到个性化典型的成熟阶段。
4、结构与语言
西方是先有长篇后有短篇,而则相反先有短篇后有长篇。因而,古代的结构也不同于西方。
①文言深受史传文学特别是《史记》的影响。大部分文言都是传记体。白话短篇基本上也是人物传记的体例。总之无论文言或白话短篇都是纵向地顺序地讲述人物的一生中几件,有头有尾,而少有西方短篇那样横切人物片段生活甚至只描写一个瞬间的心理活动。
②长篇一部分由“讲史”发展而来。说话艺人依据的重要材料是史书。受《史记》分为传记合为通史体例的影响,“说话”艺人要把长篇故事分若干次讲完,一次讲述一个故事,这就造成“讲史”话本基本上是把短篇故事联缀在一起的体例 。长篇另一部分由“”演变而成,这类长篇更是短篇连缀体。到了《》出现,长篇才摆脱了线性结构,发展为网状结构。
③史传文学是历史家为历史人物作传,说话是说书人讲述人物故事。因此,长短篇多是第三者叙述而没有人称的写法;大多是顺序叙述人物和,极少运用倒叙、插叙手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民族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古代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存在文言和白话两大系统。文言语言的精练准确,白话语言的生动活泼,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其次,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相互结合,相互学习,既有民间语言的丰富矿藏又有文人创作的锤炼加工,使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三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诗、文、词、曲以及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在语言方面都有着辉煌成就 ,为语言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浒传》和《红楼梦》达到古代语言成就的高峰。
5、融合与发展
古代的独特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它的繁荣发展除了上述诸因素外,还应考察其内部发展演变的情况。
古代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以共同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为基本特征有着比较严格的规范,但又是不断融合演变的。它演变的方式是同类的纵向延伸和不同类型的横向融合两种方式。
同类的纵向延伸,又可分为演变与扩大两种情况。首先说演变:如长篇人情从《》发轫,然后直接发展为家庭;演变为才子佳人等等。其次我们说扩大:一种办法是直接的续书。续书多是古代的特有现象,几乎所有古代有影响的作品都有续书;另一种办法是由一人扩大为家族,由一个家族扩大为另一个家族。如隋唐系统中的罗成扩大为罗家将;薛仁贵扩大为薛家将。北宋初年边境由杨业扩大为杨家将,又扩大为杨家女将;由杨家将又扩大为狄家将、呼家将等等。
以上两种情况基本上都属于同类之间的延伸、演变、发展;另一种情况,则是不同类的横向融合,产生新的品种或新的风格。公案与侠义结合为公案侠义就是产生了新的品种。而更多的是在保持一类基本模式的同时吸收融合另一类的写法,产生新的风格。历史演义融入英雄传奇、神魔的写法产生了《禅真逸史》这类。
在人情崛起之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中多融入人情的成分,使它们在保持其原有特性基础上,更贴近现实生活。基本上属于神魔类的《绿野仙踪》在神魔的框架中更多地反映人情世态,而其主要价值恰恰在于描写人情的部分。《水浒后传》直接继承《水浒传》,基本上是英雄传奇,但其中纳入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代数量之多令人吃惊但之少却令人遗憾。这说明单凭题材的因袭、延伸作品难以成功;只靠题材、写法的融合、借用也不易创造出杰作,只有生活与作家的感情发生火一样关系的时候文艺作品的生命才会燃烧起来。
古龙武侠(古龙武侠作品大百科)
古龙,原名熊耀华。武侠家,新派武侠泰斗和宗师,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七十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武侠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古龙对于人生的态度。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终年四十八岁。他的挚友倪匡赶到拜祭,买了四十八瓶XO白兰地放进棺材内,让好友古龙在黄泉之下也不愁没有酒喝。 其好友乔奇在悼念古龙时写下那副的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古龙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花钱过于大手大脚导致生活窘迫,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因此在交稿这个问题上,充分显示了其流氓气质。长期拖稿、找人代笔已是家常便饭,同时也出现过刚写个开头就要求出版社预支全部稿费,或者写完全本后将版权一次卖给七家出版商的情况,各出版社迫于行业竞争敢怒不敢言。
古龙一生创作的武侠高达七十余部,代笔、冒名之伪书更超过百部。古龙后,作品出现版权,亲友和出版商之间存在多起官司,影响了古龙作品的传播。本文则是对全部古龙的作品进行一次系统梳理,让所有对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明确了解他的作品情况。
所有作品按照首次出版年月排序,存在相关性的系列作品在文末也会有说明。
1.《苍穹神剑》
【成书时间】:1960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武侠处女作,早期文笔生涩作品。后期采访古龙先生时,他如此评价此书:“那是本破书,内容支离破碎,写得残缺不全,因为那时候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正事……”。
2.《月异星邪》
【成书时间】:1960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江湖名篇”系列之一。
3.《剑气书香》
【成书时间】:1960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后半部由墨余生续写。虽然内地出版过《古龙作品集》和《续补古龙作品集》,但是这部《剑气书香》却并没有收集进去。2005年8月,《古龙作品集》的出版人罗立群先生和淡江大学的古龙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武侠评论家林保淳见面,并从他口中得知在一图书馆资料室里藏有这本《剑气书香》。12月罗立群先生在拜读了这部作品后,认为该书确属古龙作品。此后又经过武侠名家温瑞安先生、古龙好友及古龙作品内地版权执行赵震中先生等人鉴定证实,这部确属古龙作品。
4.《湘妃剑》
【成书时间】:1960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5.《剑毒梅香》
【成书时间】:1960
【出版社】:清华出版社
【补充说明】:大部分由刘兆玄及其兄弟们(刘兆黎、刘兆凯,三人共同笔名上官鼎)应征代笔。
6.《孤星传》
【成书时间】:1960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7.《失魂引》
【成书时间】:1961
【出版社】:明祥出版社
【补充说明】:书名“失魂”意指失去记忆,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江湖故事。该是古龙诡谲风格的开始。
8.《游侠录》
【成书时间】:1961
【出版社】:海光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9.《护花铃》
【成书时间】:1962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在古龙前期的中,《护花铃》和《彩环曲》毫无疑问是秀的两部,《彩环曲》侧重于情节的奇诡,而《护花铃》刻画人物的精彩完全不次于他时的作品。缺点是《护花铃》的后半部分远不如前半部分,尤其是结局完全就是狗尾续貂,太仓促了。
10.《彩环曲》
【成书时间】:1962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江湖名篇之一!古龙笔下离奇曲折的爱情阴谋。
11.《残金缺玉》
【成书时间】:1962
【出版社】:华源出版社
【补充说明】:1960年在《南洋日报》连载,部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可惜中途弃笔,并无结局。
12.《飘香剑雨》
【成书时间】:1963
【出版社】:华源出版社
【补充说明】:前八十六章为正篇,剩余章节为《飘香剑雨续》。
13.《剑玄录》
【成书时间】:1963
【出版社】:清华出版社
14.《剑客行》
【成书时间】:1963
【出版社】:明祥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自己对此书并不满意,认为落于俗套。
15.《浣花洗剑录》
【成书时间】:1964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江海英雄》,再版时名为《浣花洗剑》,属于古龙中期作品。古龙次对武学的境界进行了反思与推理,同时也在创作技法上寻求着重要的突破。该是古龙武侠的一个里程碑,代表着他武侠创作的成熟期。《浣花洗剑录》与《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堪称古龙前期“四大名著”。
16.《情人箭》
【成书时间】:1964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1976年11月修订本《怒箭》由汉麟出版社出版,几无更改,1979年5月-1981年2月大华晚报连载《怒箭》。
17.《大旗英雄传》
【成书时间】:1965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铁血大旗》。标志着古龙作品开始迈向成熟,成为进入第二阶段作品的标志和分水岭。
18.《武林外史》
【成书时间】:1965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风雪会中州》。如果《浣花洗剑录》和《名剑》是古龙蜕变的一次整理,有意识的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寻求定位,《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就是第二次整理,使武侠故事不再那么沉重。通过这两次徘徊、整盘、思考,往下《楚留香传奇》就海阔天空了。
19.《名剑》
【成书时间】:196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结尾部分由乔奇代笔。
20.《绝代双骄》
【成书时间】:1967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一本亲自重新修订的作品,也是古龙单个故事里篇幅字数长的武侠。知名度较高,被多次翻拍为电影和电视剧作品。
21.《血海飘香》
【成书时间】:1968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铁血传奇》(又名《楚留香传奇》)部,楚留香次出场作品。
22.《大沙漠》
【成书时间】:1969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铁血传奇》(又名《楚留香传奇》)第二部。
23.《画眉鸟》
【成书时间】:1970
【出版社】:出版社
【补充说明】:《铁血传奇》(又名《楚留香传奇》)第三部。
24.《风云刀》
【成书时间】:1970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多情剑客无情剑》,《小李飞刀》系列部,李寻欢首次出场。
25.《恋侠情》
【成书时间】:1970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恋传奇》或者《借尸还魂》。《楚留香新传》系列部。
26.《蝙蝠传奇》
【成书时间】:1971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楚留香新传》系列第二部。
27.《欢乐英雄》
【成书时间】:1971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个人喜欢的作品。
28.《大人物》
【成书时间】:1971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29.《桃花传奇》
【成书时间】:1972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楚留香新传》系列第三部。
30.《萧十一郎》
【成书时间】:1973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一部先有剧本后有的作品。《萧十一郎》系列作品部。
31.《流星·蝴蝶·剑》
【成书时间】:1973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32.《九月鹰飞》
【成书时间】:1974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小李飞刀》系列作品第二部。
33.《长生剑》
【成书时间】:1974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七种武器》系列部。
34.《碧玉刀》
【成书时间】:1974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七种武器》系列第二部。
35.《孔雀翎》
【成书时间】:1974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七种武器》系列第三部。
36.《多情环》
【成书时间】:1974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七种武器》系列第四部。
37.《霸王枪》
【成书时间】:1974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七种武器》系列第五部。
38.《天涯·明月·刀》
【成书时间】:1975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小李飞刀》系列作品第三部。
39.《七杀手》
【成书时间】:1975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40.《剑·花·烟雨江南》
【成书时间】:1975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41.《绝不低头》
【成书时间】:1975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作品中一部现代枪战。
42.《三少爷的剑》
【成书时间】:1975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43.《陆小凤传奇》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金鹏王朝》,《陆小凤传奇》系列部。
44.《绣花大盗》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陆小凤传奇》系列第二部。
45.《决战前后》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陆小凤传奇》系列第三部。
46.《火并萧十一郎》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萧十一郎》后传。
47.《拳头》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南琪出版社
【补充说明】:又名《愤怒的小马》,曾被误收录于《七种武器》系列。
48.《边城浪子》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小李飞刀》系列作品第二部
49.《血鹦鹉》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连载中途弃笔,自第五章中段由黄鹰代笔,之后黄鹰再完成了五部类似作品合并出版为《惊魂六记》,因大部分为黄鹰代笔,多列为黄鹰作品。
50.《白玉老虎》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51.《大地飞鹰》
【成书时间】:1976
【出版社】:南琪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52.《银钩坊》
【成书时间】:1977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陆小凤传奇》系列第四部。
53.《幽灵山庄》
【成书时间】:1977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陆小凤传奇》系列第五部。
54.《圆月弯刀》
【成书时间】:1977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
55.《飞刀·又见飞刀》
【成书时间】:1977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小李飞刀》系列第五部作品,也是后一部作品。
56.《碧血洗银枪》
【成书时间】:1977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57.《离别钩》
【成书时间】: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七种武器》系列第六部。
58.《凤舞九天》
【成书时间】: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陆小凤传奇》系列第六部。
59.《新月传奇》
【成书时间】: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楚留香新传》系列第四部。
60.《英雄无泪》
【成书时间】:1978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61.《七星龙王》
【成书时间】: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62.《午夜兰花》
【成书时间】:1979
【出版社】:汉麟出版社
【补充说明】:《楚留香新传》系列第五部。
63.《风铃中的刀声》
【成书时间】:1980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无
64.《剑神一笑》
【成书时间】:1981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陆小凤传奇》系列第七部。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来自此书。
65.《白玉雕龙》
【成书时间】:1981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故事和情节和古龙的风格很不相同,争议较大。
66.《怒剑狂花》
【成书时间】:1982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67.《那一剑的风情》
【成书时间】:1982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68.《边城刀声》
【成书时间】:1983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古龙构思,丁情代笔。大部分由《边城浪子》和《大地飞鹰》拼凑而成。
69.《猎鹰局》
【成书时间】:1983
【出版社】:万盛出版社
【补充说明】:后遗作,短篇。
关联性系列作品,按故事时间线排序
『铁血传奇』(又名『楚留香传奇』)系列,共三部
包含:《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
『楚留香新传』系列,共五部
包含:《恋侠情》、《蝙蝠传奇》、《桃花传奇》、《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陆小凤传奇』系列,共七部
包含:《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剑神一笑》
『小李飞刀』系列,共五部
包含:《风云刀》、《边城浪子》、《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飞刀·又见飞刀》
『七种武器』系列,共六部,少一种武器
包含:《长生剑》、《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环》、《霸王枪》、《离别钩》
『萧十一郎』系列,共两部
包含:《萧十一郎》、《火并萧十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