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哪些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实验室工作制度包括哪些 实验室工作规范
实验室工作制度包括哪些 实验室工作规范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2099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GB51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510-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3000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GB/T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GB/T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AQ/T3052-2015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AQ/T4274-2016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JGJ-2019科研建筑设计标准
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什么?
1、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
2、注意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做实验时要有安全措施。
3、原版仪器、设备随机资料、软件一律不外借。
4、实验室开放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加班可预先提出申请。
5、实验室的设备昂贵,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关或使用实验室中的任何设备。
6、因有些仪器设备必须有规定的预热时间,故需使用设备的人员必须提前24小时预约登记,否则管理人员将不能保证做实验的时间。
7、不得将与实验无关人员带入实验室。
8、由于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直到赔偿。
扩展资料
实验室安全:
1、实验室由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2、加强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
3、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实验室在场或经过上机作培训与考核。
4、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实验要有安全措施。若仪器设备在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5、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处,严禁带电作业。
6、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火警电话为119),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1.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品管理、玻璃器皿管
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作规程。
3.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按期用消
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4.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
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严禁在冰箱、烘
箱、微波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5.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桶内,
并及时处理。
6.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清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
耗记录,贵重仪器填写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品、器材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
借或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7.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
力等。
8.严禁用口直接吸取品和菌液,按无菌作时,如发生菌液等溅出时,应立即用有效
消毒剂进行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
9.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
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
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10.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
门窗方可离去。
11.部门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上报。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验员岗位职责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品使用管理制度 微生物检验作规程
实验室卫生制度 化验员更衣室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要坚持"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各实验室都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作规程、防盗、防火、防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制订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张贴悬挂在明显处,严格贯彻执行。
二、每个实验室的实验员即为该实验室的安全人,其职责是: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作,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批评。节日和规定时间,要全面检查和落实实验室防火、防盗安全措施,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加以解决。
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状态,不准随意改动安全装置;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由专人作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作和拆卸。注意防水、防尘和防锈,保持通风良好。
四、实验室的水、电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装,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有接地
实验室日常管理需要哪些制度?
1.参考17025相关规定的人、机、料、法、环等相关规定,基本能保证实验室质量,建议参考GB/T 27401-2008到27406-2008六个标准,以及对这六个标准相互对应做详细解释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的理解与实施》一系列书籍,里面解释很到位,举例也很有借鉴意义;
2.与实验室资质认定、食品安全法相关的规章制度有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等;
3.与质检总局实验室验收相关的制度有风险管理制度、情报收集管理制度、质量分析制度;
4.日常管理制度有:人员考勤请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文明评比制度、外来人员培训交流制度、员工外出培训会议制度等。
欢迎补充,交流哦。
主要分为四大类:1是人员管理(出入、行为、基本要求、管理规则等)2是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安全规范、安全防范、应急处理机制等)3是设备管理(设备的领用、使用、放置、出入、保养、维护等)4是作规范体系(所有流程与程序内容的作规范或流程规定,清晰全面)
当然还有其他具体细则,要根据实际和具体内容加以完善,符合实验室的特点即可。
人员职责
安全
废弃物
试剂管理
实验作规程
质量控制程序
以上是基本的,其他的需根据实验室类型不同,比如生物II级实验室还需注意消毒程序和样品传递程序等。
在跨样本库拥有统一的标准管理流程,在使用时可以按照实际流程与系统设计流程匹配设计,避免管理复杂难题,系统支持进行深度定制起到样本库自动化管理的效果。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验员岗位职责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品使用管理制度 微生物检验作规程
实验室卫生制度 化验员更衣室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要坚持"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各实验室都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作规程、防盗、防火、防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制订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张贴悬挂在明显处,严格贯彻执行。
二、每个实验室的实验员即为该实验室的安全人,其职责是: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作,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批评。节日和规定时间,要全面检查和落实实验室防火、防盗安全措施,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加以解决。
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状态,不准随意改动安全装置;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由专人作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作和拆卸。注意防水、防尘和防锈,保持通风良好。
四、实验室的水、电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装,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有接地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1、实验室产生的工作废液,应妥善处理。属剧毒或强致癌物质的,必须与保卫部取得联系并统一处理,其他废液,如强酸或强碱废液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2、仪器设备实行报告制度,发生,仪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管理部门,并写出报告,各仪器的故障、维修、及解决过程均需记录备案。
3、爱护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及时安排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
4、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火警电话为119),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5、实验室内使用的空调设备、电热设备等的电源线,必须经常检查有否损坏,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哪些?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小学科学教学必备的教学场所,为确保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各类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证,小学实验室应建立相关流程规范和管理要求。本文将从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和仪器管理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科学管理。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实验仪器、模型、标本、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柜定位,柜有编号,柜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3、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
4、每次实验后应及时收拾好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每天使用后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水源。
5、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批准。
6、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品,注意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7、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专柜双锁保管。
8、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损坏照价赔偿,并作好记载。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二、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管理
1、学生实验桌应排列整齐,并固定于地面,每张实验桌均须编序号。
2、仪器柜摆放时应注意采光、通风、美观以及方便仪器存取等要求,仪器柜定位后要编号。
3、学生要爱护实验桌及水电设施,注意保护电源插座。实验教师要经常检查电路及有关设备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管理
一)仪器验收
实验教师应及时对新购进仪器进行验收,发现仪器品种、数量、质量等问题,应及时汇总上报,妥善处理。验收时要对照仪器清单,检查品种、数量有无缺少,说明书、零部件是否齐全,再检查仪器质量。验收结束后及时将仪器(含零部件)存入相应仪器柜内,说明书集中收存、归类成册。各实验教师要将非本学科使用仪器及时送交相应实验室,以免影响其他学科使用。
二)仪器分类与存放
1、仪器分类
不同学科仪器要分;同一学科仪器按学科特点分放,如科学仪器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分类;化学又可按品、玻璃仪器、玻配套仪器分类;演示仪器和分组仪器相对分开;仪器分类要通过文字在仪器柜柜门上标示出来,如 “标本”“玻器”等。
2、仪器存放
一般情况下同一类仪器要放在同一排或相邻的几张仪器柜内。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同一类仪器独室存放,如设置储藏室、标本室、仪器室等。
3、仪器入柜存放
3.1、符合仪器本身应具备的要求。避免出现震动、堆叠、挤压等情况出现;④光学仪器、电子仪器、生物标本和各种挂图、化学试剂等都要放置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3.2、符合美观原则。仪器存放陈列要纵横整齐、存放有序、美观大方,尽可能做到轻件、小件在上,重件、大件在下;矮件、小件在前,高件、大件在后。
3.3、符合取用方便的要求。仪器存放陈列要便于管理和使用,常用仪器、特小件仪器要放在仪器柜中间位置,同一仪器的主件和附件要放在一起,同时使用的仪器也要尽可能放在一起,能够纵放的仪器尽量不要横放。
三)分组仪器编序号
分组实验仪器(消耗品和特小件除外)应编有序号,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序号编排方式。
四)仪器维护与保养
1、仪器维护保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八防”,即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霉变、防锈蚀、防变形、防虫蛀、防震。
2、特殊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2.1、标本维护与保养。标本不能混放,保管时要特别注意通风、干燥。柜内需放入干燥剂、樟脑或除虫剂,以防受潮后标本损坏,影响实验教学使用。
2.2、显微镜。显微镜用过之后,一定要入箱保管,以防灰尘落在光学部件上,要经常对某些光学器件进行除尘;不可放在阳光下曝晒,以免晒熔树脂而毁坏镜头;不可与化学试剂存放在一起,以防有害气体腐蚀;不要在阴雨天擦拭显微镜,以防湿气侵入镜内造成锈蚀。任何时候,镜筒内必须插有目镜,或套上套盖,以防灰尘从上部进入镜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