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各自呈现什么特征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特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
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背景等.
学习风格.学生感知不同并对不同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态度情感构成.学习内容分析指为实现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即通常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内容分析将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深度与广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四、编写测试项目.
五、教学策略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以教为主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为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对象不同,学习的动机不同,积极性程度也不同。比如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现在一般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都是以学为主的,比如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基于网络协作的等等
教学是应该以教师的教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
1.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是一种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以考试和测验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学设计。其特点如下:
①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一切设计都围绕着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进行。
②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
③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传授的对象。
④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
⑤学习内容主要是书本教材。
⑥评价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是一种围绕某一学习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和协作性学习活动,通过发现和探究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各自的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其特点如下:
①从确定学习主题开始,以实现学习者意义建构为目的,一切设计都围绕着如何促进意义建构进行。
②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③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者。
④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的设计,强调“情境创设”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⑤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而不仅仅是书本教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⑥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⑦评价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方式是多元的、综合的和高层次的,如对学生作品和能力的展示与评价等。
3. 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这类教学设计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它兼取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的优点,同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如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教学设计是将在线学习(以学为主)和教师面授(以教为主)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主体-主导”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来决定何时、何地,针对何人、何内容,采取何种(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模式。这里不详加讨论。
从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来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下列情况下的教学:
①结构严谨的教学内容,如理工农医的必修课程;
②大班制条件下的教学;
③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形;
④以知识记忆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学
⑤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协作性不高,对教师依赖性较强的情形
⑥学习资源不够丰富的情形
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下列情况下的教学:
①结构松散的教学内容,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类的课程;
②小班制条件下的教学;
③时间充足教学弹性大的情形;
④以培养能力启发思维为主要目标的教学
⑤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协作性较高,对教师的依赖性较低的情形
⑥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形
以教为主的优点
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设计的焦点在教学上,强师的主导作用。
“以教为主”就是让孩子掌握他人探索的成果,却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来说是有效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的。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在的下进行自我探索。
教学设计的基本简单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简单步骤
1.教材分析(课程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整本书和相应的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对内容进行基本解读,对内容的重点和深浅等进行分析。
2.教学对象(学情分析):
具体分析所任教班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
3.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讲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张熊飞也讲三维目标(知识、能力、品德)。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策略:
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5.教学思路(设计思路):
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媒体使用:
说明要调用什么媒体,怎样调用。
7、课时安排:
说明要安排几个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学的整个流程,或授导式的或探究式的。
8.教学流程图:
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过程。
9、教学反思:
教学完成之后,对教学进行得与失等方面的思考,是教学总结和提高的重要举措。
10.1、三大模式:
(1)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2)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简称"主导一主体"模式)。
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的功能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作为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教学系统设计的任务通常是受学校或培训部门等用户的委托,为了让用户和设计者双方都能清楚设计过程的进行,需要用一个反映教学进程的模式图来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所有参加设计的人员较准确地了解将要做什么和将如何做,以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自的不同职责。
(2)作为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南。模式中一般都要阐明设计所要完成的每一项任务,以保证设计过程中不会遗漏,同时也保证基本步骤能被严格遵循,使整个设计工作符合逻辑顺序。
(3)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有效的选择与决策。
三、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这门学科发展很快,近30年来在两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一个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研究"怎么做"的问题;另一个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为什么"的问题。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一个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具有许多阶段。但是,所有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
有哪些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从描绘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3、理解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从描绘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理解尊严的含义(尊贵庄严)
2、现在我们就自由学习一篇讲尊严的文章。
二、学文
1、自学完成以下任务。
(1)认识二类生字。
(2)你读懂了文章的哪些内容?
(10分钟左右自学)
2、反馈自学情况。
3、再通读课文提出疑问。
(1)作者怎样描写这个年轻人的语言、外貌、动作?
(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了解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施舍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施舍牢记要劳动的人。
这尊严就是要用劳动去换取幸福,有了这尊严,酒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酒会使你成为。
三、请同学们讲一些和尊严油光的故事或话语。
四、出示有关尊严的名言与学生同诵。
五、总结
学了《尊严》一文,大家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的为人,也理解了尊严是无价之宝,认识到劳动是尊严结合起来的,有了尊严才会去劳动,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希望大家用尊严去构筑我们美好的未来生活。
板书设计:
年轻人
尊严,石油大王
肯普模型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型对吗
是。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过程都离不开以教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可构成整个教学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肯普模式是一种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学),是由肯普(J.E.Kemp)在1977年提出,肯普在他的早期模式中,是用线条把各个要素顺时针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