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方法
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算式法、矩阵式、流程图、问题表、问卷选择方法等。 一、算式法:
课堂教学中媒体的选择 课堂教学中媒体的选择是什么
课堂教学中媒体的选择 课堂教学中媒体的选择是什么
算式法是通过模糊的数值计算选择媒体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方法时,一般首先要为备选媒体使用的代价、功能特征和管理上的可行性等诸因素赋予一定的值,然后对备选媒体的效益指数运用公式加以计算,从而确定所选媒体。
二、矩阵式:
亦称矩阵选择法,矩阵式通常是以两维排列,如以教学方法为一维、媒体的技术水平为另一维,然后以适合使用的典型媒体作为描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参数。评价尺度可用“适宜”与否、“有利、较有利、空难、不理”等不同级别或纬度的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和字母符号表示。这种方法是将各种媒体与教学目标或教学类型用二维形式排列,从中找出在特定教学要求下媒体的效果。
三、流程图:
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将选择的过程分解成一套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步骤都设有一个问题,并将其以框图的形式呈现,由选择者回答“是”或“否”,然后按逻辑被引入不同的分支。根据回答的问题从而确定最适用于特定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方法一般称为流程图。
四、问题表:
1.问题表实际上是列出一系列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从而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某种教学情境的媒体。
2.根据实际情况问题表列出的问题可以多少;可按逻辑顺序。这种模型出现较早,并为其他一些选择模型提供了基础。
五、问卷选择方法、
这种方法即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作为问卷,教师根据所列问题逐个深入考虑,从而找出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媒体,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现代教学媒体。比如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应考虑选用录音媒体;如果教学目标是通过看图让学生造句或作文,提高观察能力,那就应选择投影或幻灯。不管选用哪种教学媒体,都是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都是服从于教学任务这个大局,决不能想用哪种媒体就用哪种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应遵循什么原则?
教学媒体选择原则1、教学上实用选择与使用的媒体,必须是教学上实用的。要做到实用,需要坚持两个出发:一是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二是从教学对象即学生出发。选择与使用的教学媒体,要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上才有实用价值。2、内容上正确教学媒体的内容在科学性、思想性上决不能有错误。这是至关紧要的。3、形式上美观媒体的字体,要大方适度,排列适当,画面构图要清晰匀称,色彩要逼真。4、 制作上经济在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时,首先要考虑教学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节约。避免浪费。
在教学设计时,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采用的用于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一般分为常规教学媒体(电话教学媒体)两类,在教学设计时,可按以下程序选择教学媒体:
(1)确定必须由媒体表现的教学内容;
(2)甄别可供选择的媒体类型;
(3)选定高效低耗的媒体;
(4)设计媒体出示的时机、方式、步骤和总人数。
选择教学媒体应遵循什么原则?
教学媒体选择原则1、教学上实用选择与使用的媒体,必须是教学上实用的。要做到实用,需要坚持两个出发:一是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二是从教学对象即学生出发。选择与使用的教学媒体,要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上才有实用价值。2、内容上正确教学媒体的内容在科学性、思想性上决不能有错误。这是至关紧要的。3、形式上美观媒体的字体,要大方适度,排列适当,画面构图要清晰匀称,色彩要逼真。4、 制作上经济在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时,首先要考虑教学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节约。避免浪费。
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一、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丰富多采、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中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的组合最为合适、最为有效呢?其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是:1、依据教学目的每项学习任务、每次上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明白某个规则、掌握某个技能、形成某种态度等。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常需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以外语教学为例,让学生知道各种语法规则与使学生能就某个题材进行会话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前者往往采用教师讲解,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使学生在井井有条的内容安排中形成清晰的语法规则;后者往往采用角色扮演,并辅以幻灯或录像资料,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沟通条件中掌握正确的语言技能。但若为了纠正学生的外语发音,则采用录音、录像了。2、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导和控制教学活动过程运行的基础。在媒体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需要,如要求学生知道或理解某些具体概念或原理时,可以考虑选择不同的媒体去传送不同的信息。对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不同目标的培养,更需要考虑媒体的异。3、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应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配合再造形象,所以应通过能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以唤起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节的想象,使之加深理解和体会。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和原理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所以应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除了以上两方面,还要综合考虑目标、内容的要求,学习者的特征,教学环境以及可能的约束条件。4、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对媒体有不同的接受能力,譬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因此可以多用幻灯、电影和录像等能生动形象表达信息的媒体形式。5、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并考虑有哪些约束条件,如学校的经费保障、设备数量、电力供应状况、学校的管理制度与的意识等方面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为了指导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媒体的选择时做到更加合理,人们还积累了一系列媒体选择方法,主要有:1、问题表:问题表就是列出一系列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情境的媒体。 2、矩阵式:矩阵式通常是以两维排列,如以教学方法为一维、媒体的技术水平为另一维,然后以适合使用的典型媒体作为描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参数。3、算法型: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媒体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对备选媒体的功能与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进行量化比较,从而得到不同媒体的效益指数,并进而确定适用于特定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方法一般称为算法型。对于代价的计算,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如在比较幻灯片与计算机上展示的的代价时,要根据学校的条件状况,如果学校尚不具备计算机或计算机数量有限,则制作一张幻灯片也许代价要小一些,但在计算机或网络已经十分普及以后,则通过网络寻找一张所需要的代价则可能会小得多。4、流程图: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将选择的过程分解成一套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步骤都设有一个问题,并将其以框图的形式呈现,由选择者回答“是”或“否”,然后按逻辑被引入不同的分支。根据回答的问题从而确定最适用于特定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方法一般称为流程图。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有哪些
教学媒体一方面是教育信息的载体,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教学媒体又是教学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是指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为此我简单的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和利用策略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供广大同仁共勉。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
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主要有4中:问题表型、矩阵型、算法型和流程图型。
1、问题表型
实际上是列出一系列有关的媒体选择的问题,选用者通过思考,回答,逐步发现比较适合的媒体。如:所需要的媒体是用来提供感性材料还是提供练习条件?静态图像要不要作图解或图示处理?活动图像要不要配音?媒体用于集体讲授时的演示还是用于个别化学习?这里列出的问题是根据实际情况可多可少,但按某种逻辑排序,以利于选用这较快的把挑战的目光趋进理想的教育媒体。
2、算法型
通过模糊的数量计算,确定媒体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值关系。为此,先要对成本和收益分别进行要素分析。前者是要把与媒体成本相关的要素,全部罗列出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综合;后者要把与效益有关的因素,如:信息质量、范围、教学效率等,全部罗列出来并加以分析,计算它们的综合。得到和之后,就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作为媒体选择的决策依据之一。一般原则是要低成本高收益,即收益大于成本。
3、矩阵型 通常是两维排列,以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教学功能及其他考虑因素为另一维,然后用某种评判尺度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适宜”与否、“有利、较有利、空难、不理”等不同级别或纬度的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和字母符号表示。
4、流程图型 流程图建立在问题模型的基础上,通常先确定过程和分解过程为按序列排列的步骤。每一步骤有一个问题,由选择者决策,决策后进行下一个问题分支。循序渐进,回答一个问题时,就会对一种或一组媒体进行了认定,即决策对特定教学目标适合的媒体是什么。
二、利用教学媒体的策略
1、辅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大多数仍保留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也许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多种教育媒体进入课堂,利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配合教师的讲授,可以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将起重大作用。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多种多样媒体进入课堂,有利于将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例如利用多媒体去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采用发现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媒体进行学习,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直至达到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与能力。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条件,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与理论,去创建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正在得到迅速的发展。
3、个别化教学。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交互式计算机课件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的个别化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个别化教学中,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的媒体,媒体也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提供合适的内容,供学生去有效的自学。个别化学习的方式正随着教育媒体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
4、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一些媒体特别适合于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例如,在语言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录音带训练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
5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利用通讯卫星、电视广播与计算机网络可以将教学信息传送很远广大的范围,这些媒体为实施远程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学资源、学习平台等)。
如何把握教学媒体选择中的质和量
1、首先我们应该选择质量高、内容准确、生动有趣的教学媒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其次我们还应该注意使用教学媒体的数量,避免使用同一种媒体过多而导致学生审美疲劳。
3、也要注意使用频率,不要过分依赖某种教学媒体而忽视其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