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板式乙醇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筛板式精馏塔的特点


请问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课程目的和要求 目的: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资料查阅、知识综合应用、理论计算、设备选型、绘制图形、编写说明书。 培养工程观念:理论→小试→放大。 要求: 设定大致框架,绘制工艺流程图; 进行有关计算,得出设备主要尺寸和参数(塔高,直径,塔板数等); 选择附属设备;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主体设备图形; 编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要求 所有工作必须完成; 时间:5月24-6月11日: 6月2日提交设计说明书草稿、乙醇—水溶液的y-x图、主体设备草图和流程图,老师批改后返回学生。 6月9日完成正式的设计说明书、乙醇—水溶液的y-x图、主体设备图和流程图。 说明书右边留30mm,用来标注参考文献,图纸必须规范,标注清楚。 6月10日—11日答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酒精生产过程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设计题目: 设计生产能力为X吨/日的二级酒精精馏塔。 一、 设计条件 1、生产能力: X吨/日二级酒精 2、原料:乙醇含量29.8(W)的粗馏冷凝液,以乙醇——水二元系为主; 3、采取直接蒸汽加热: 4、采取泡点进料: 5、馏出液中乙醇含量>95%(V),并符合二级酒精标准: 6、釜残液中乙醇含量不大于0.2%(W): 一、 设计条件 7、四级酒精(含乙醇为95%(V)其它无要求)的产出率为二级酒精的2%; 8、塔顶温度 78℃,塔底温度100-104℃; 9、塔板效率0.3-0.4或更低; 10、精馏段塔板数计算值 ~22层,工厂 32层, 提馏段塔板数计算值 ~10层,工厂 16层; 11、二级酒精从塔第三、四、五层提取; 12、二、四级酒精的冷却温度为25℃, 冷却水温度:进口20℃,出口35-40℃ 13、回流比大致范围 3.5-4.5(通过最少回流比计算) 14、其他参数(除给出外)可自选。 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3、简述酒精精馏过程的生产方法及特点, 4、论述精馏总体结构(塔型、主要结构)的选择和材料选择; 5、精馏过程有关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理论塔板数、回流比、塔高、塔径塔板设计、进出管径等);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6、设计结果概要(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 7、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及说明; 8、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选做); 9、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换热器等); 10、参考文献 ; 11、后计及其它. 三、设计图要求 1、用594×841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2、 用420×594图纸绘制设备流程图一张; 3、用坐标纸绘制乙醇—水溶液的y-x图一张,并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

筛板式乙醇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筛板式精馏塔的特点筛板式乙醇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筛板式精馏塔的特点


筛板式乙醇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筛板式精馏塔的特点


甲醇水分离过程筛板精馏塔设计

设计条件如下:

作压力:105.325 Kpa(压力)

进料热状况:泡点进料

回流比:自定

单板压降:≤0.7 Kpa

塔底加热蒸气压力:0.5M Kpa(表压)

全塔效率:ET=47%

建厂地址:宁夏

[设计计算]

(一) 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甲醇-水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2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气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二)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甲醇的摩尔质量:MA=32 Kg/Kmol 水的摩尔质量:MB=18 Kg/Kmol

xF=32.4%

xD=99.47%

xW=0.28%

2、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MF= 32.4%32+67.6%18=22.54 Kg/Kmol

MD= 99.4732+0.53%18=41.37 Kg/Kmol

MW= 0.28%32+99.72%18=26. Kg/Kmol

3、 物料衡算

原料处理量:F=(3.61103)/22.54=160.21 Kmol/h

总物料衡算:160.21=D+W

甲醇物料衡算:160.2132.4%=D99.47%+W0.28%

得D=51.88 Kmol/h W=108.33 Kmol/h

(三) 塔板数的确定

1、 理论板层数MT的求取

甲醇-水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①由手册查得甲醇-水物搦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出x-y图(附表)

②求最小回流比及作回流比

毕业设计-乙醇和水的精馏塔设计

1、搜集乙醇、水的全部物化数据(关键数据是“乙醇-水”二元共沸汽液平衡数据);

2、确立工艺条件:进料状态(决定着是否需要加热)、产品纯度标准(决定着回流比等)、加热热源(决定着塔底再沸器设计)

3、进行物料平衡计算、能量平衡计算;

4、进行塔板计算与设计,分别确立提馏段(如果需要的话)、精馏段的塔板数;

5、根据产品纯度标准,确定回流比,进料状态的调整(作参数确立);

6、完善塔顶冷凝器、进料加热器和塔底再沸器设计;

7、全部装置的保温设计;

8、绘出总装图、部件图和零件图;

9、整理完成《“乙醇-水”浮阀式精馏塔设计计算说明书》,OK!

关于乙醇水分离的精馏塔设计,老师给的设计要求,塔顶的产品质量分数96%,换算成摩尔质量0.904,

这道题目有点意思,比较绕。

==========================先看题目

进料中给出各组分质量分数:乙苯0.5843,0.415,焦油0.0007(本题采用正十七烷烃表示焦油)

要求塔顶产品中乙苯的含量不低于99%(质量分数),塔底产品中含量不低于99.7%(质量分数)

按照摩尔回收率的定义,摩尔回收率=塔顶产品中组分摩尔流率/进料中组分摩尔流率,那么的摩

尔回收率应该这么算:

首先要要明白,计算重关键组分摩尔回收率需要用塔顶物流,那理论上,塔顶物流含有99%的乙苯,1%的

设进料流量为F,塔顶抽出量为D(均为质量流量),则摩尔回收率为

(1%(0.5843F/99%))/0.415F=0.0142

这里主要是要求出塔顶产品中的流量,然后除以原料中的的流量,与摩尔百分比是等效的(因为是同一种物质)

筛板精馏塔精馏实验报告

筛板精馏塔精馏实验

6.1实验目的

1.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

2.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精馏塔的作

3.掌握精馏塔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6.2实验内容

⑴采用乙醇~水系统测定精馏塔全塔效率、液泛点、漏液点

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D=500ml、同时达到xD≥93v%、xW≤3v%分离任务

6.3实验原理

塔釜加热,液体沸腾,在塔内产生上升蒸汽,上升蒸汽与沸腾液

体有着不同的组成,这种不同组成来自轻重组份间有不同的挥发度,

由此塔顶冷凝,只需要部分回流即可达到塔顶轻组份增浓和塔底重

组份提浓的目的。部分凝液作为轻组份较浓的塔顶产品,部分凝液

作为回流,形成塔内下降液流,下降液流的浓度自塔顶而下逐步下

降,至塔底浓度合格后,连续或间歇地自塔釜排出部分釜液作为重

组份较浓的塔底产品。

在塔中部适当位置加入待分离料液,加料液中轻组份浓度与塔截

面下降液流浓度最接近,该处即为加料的适当位置。因此,加料液

中轻组分浓度愈高,加料位置也愈高,加料位置将塔分成上下二个

塔段,上段为精馏段,下段为提馏段。

在精馏段中上升蒸汽与回流之间进行物质传递,使上升蒸汽中轻

组份不断增浓,至塔顶达到要求浓度。在提馏段中,下降液流与上

升蒸汽间的物质传递使下降液流中的轻组份转入汽相,重组份则转

入液相,下降液流中重组份浓度不断增浓,至塔底达到要求浓度。

6.3.1评价精馏的指标—全塔效率η

全回流下测全塔效率有二个目的。一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塔

内各塔板,至上而下建立浓度分布,从而使未达平衡的不合格产品

全部回入塔内直至塔顶塔底产品浓度合格,并维持若干时间后为部

分回流提供质量保证。二是由于全回流下的全塔效率和部分回流下

的全塔效率相不大,在工程处理时,可以用全回流下的全塔效率

代替部分回流下的全塔效率,全回流时精馏段和提馏段作线重合,

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具有的推动力,作变量只有1个,即塔釜

加热量,所测定的全塔效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该精馏塔的性

能,对应的塔顶或塔底浓度即为该塔的极限浓度。全塔效率的定

义式如下: ??NT?1 (1) N

NT:全回流下的理论板数;

N:精馏塔实际板数。

6.3.2维持正常精馏的设备因素和作因素

精馏塔的结构应能提供所需的塔板数和塔板上足够的相间传递面积。塔底加热(产生上升蒸汽)、塔顶冷凝(形成回流)是精馏作的主要能量消耗;回流比愈大,塔顶冷凝量愈大,塔底加热量也必须愈大。回流比愈大,相间物质传递的推动力也愈大。

6.3.2.1设备因素

合理的塔板数和塔结构为正常精馏达到指定分离任务提供了质量保证,塔板数和塔板结构为汽液接触提供传质面积。塔板数愈少,塔高愈矮,设备投资愈省。塔板数多少和被分离的物系性质有关,轻重组份间挥发度愈大,塔板数愈少。反之,塔板数愈多。塔结构合理,作弹性大,不易发生液沫夹带、漏液、溢流液泛。反之,会使作不易控制,塔顶塔底质量难以保证。为有效地实现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质,为了使传质具有的推动力,设计良好的塔结构能使作时的板式精馏塔(如图2所示)应同时具有以下两方面流动特征:

⑴汽液两相总体逆流;

⑵汽液两相在板上错流。

塔结构设计不合理和作不当时会发生以下三种不正常现象:

(i)的液沫夹带现象

由于开孔率太小,而加热量过大,导致汽速过大,塔板上的一

部分液体被上升汽流带至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夹带。液

沫夹带是一种与液体主流方向相反的流动,属返混现象,使板效

率降低,时还会发生夹带液泛,破坏塔的正常作(见图3

所示)。这种现象可通过P釜显示,由于:

P釜=P顶+∑板压降 (2)

此时板压降急剧上升,表现P釜读数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

(ii)的漏液现象

由于开孔率太大,加上加热量太小,导致汽速过小,部分液体从塔

板开孔处直接漏下,这种现象称为漏液。漏液造成液体与气体在板上

无法错流接触,传质推动力降低。的漏液,将使塔板上不能积液

而无常作,上升的蒸汽直接从降液管里走,板压降几乎为0,

见图4所示。此时P釜≈P顶。

荷愈大,表现为作压力P釜也愈大。P釜

过大,液沫夹带将发生,P釜过小,漏液将出现。若液沫夹带量和漏液量各超过10%,被称为的不正常现象。所以正常

的精馏塔,作压力P釜应有合适的范围即作压力区间。

(iii)溢流液泛

由于降液管通过能力的限制,当气液负荷增大,降液管通道截面积

太小,或塔内某塔板的降液管有堵塞现象时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

增加,当降液管液面升至堰板上缘时(见图5所示)的液体流量为其极限通过能力,若液体流量超过此极限值,常作。

6.3.2.2作因素

⑴适宜回流比的确定

回流比是精馏的核心因素。在设计时,存在着一个最小回流比,低于该回流比即使塔板数再多,也达不到分离要求。

在精馏塔的设计时存在一个经济上合理的回流比,使设备费用和能耗得到兼顾。在精馏塔作时,存在一个回流比的允许作范围。处理量恒定时,若汽液负荷(回流比)超出塔的通量极,会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作现象,同样会使塔顶产品不合格。加热量过大,会发生的雾沫夹带和液泛;加热量过小,会发生漏液,液层过薄,塔板效率降低。 ⑵物料平衡

F=D+W (3)

Fxf=DxD+WxW (4)

(i)总物料的平衡:F=D+W

若F>D+W,塔釜液位将会上升,从而发生淹塔;若F

(ii) 轻组分的物料平衡:Fxf=DxD+WxW

在回流比R一定的条件下,若Fxf>DxD+WxW,塔内轻组分大量累积,即表现为每块塔板上液体中的轻组分增加,塔顶能达到指定温度和浓度,此时塔内各板的温度所对应塔板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6所示,但塔釜质量不合格,表明加料速度过大或塔釜加热量不够;若Fxf<DxD+WxW,塔内轻组分大量流失,此时各板上液体中的重组分增加,塔内温度分布曲线如图7所示,这时塔顶质量不合格,塔底质量合格。表示塔顶采出率过大,应减小或停止出料,增加进料和塔釜出料。

6 Fxf>DxD+WxW时温度分布曲线 图7 Fxf<DxD+WxW时温度分布曲线图

6.3.2.3灵敏点温度T灵

(1) 灵敏板温度是指一个正常作的精馏塔当受到某一外界因素的干扰(如R,xf,采

出率等发生波动时),全塔各板的组成将发生变动,全塔的温度分布也将发生相应

的变化,其中有一些板的温度对外界干扰因素的反映最灵敏,故称它们为灵敏板。

(2) 按塔顶和塔釜温度进行作控制的不可靠性

不可靠性来源于二个原因:一是温度与组成虽然有一一对应关系,但温度变化较

小,仪表难以准确显示,特别是高纯度分离时;另一是过程的迟后性,当温度达

到指定温度后由于过程的惯性,温度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变化,造成出料不合

格。

(3) 塔内温度剧变的区域

塔内沿塔高温度的变化如图7所示。显然,在塔的顶部和底部附近的塔段内温度

变化较小,中部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在精馏段和提馏段适当的位置各设置一个

测温点,在作变动时,该点的温度会呈现较灵敏的反应,因而称为灵敏点温度。

(4) 按灵敏点温度进行作控制

作一段时间后能得知当灵敏点温度处于何值时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能确保合

格。以后即按该灵敏点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当精馏段灵敏点温度上升达到规定

值后即减小出料量,反之,则加大出料量。

因此能用测量温度的方法预示塔内组成尤其

是塔顶馏出液组成的变化。图6和图7是物料不

平衡时,全塔温度分布的变化情况;图8是分离

能力不够时,全塔温度分布的变化情况,此时塔

顶和塔底的产品质量均不合格。从比较图7和图8

可以看出,采出率增加和回流比减小时,灵敏板

的温度均上升,但前者温度上升是突跃式的,而

后者则是缓慢式的,据此可判断产品不合格的原

因,并作相应的调整。

6.4实验设计

6.4.1实验方案设计

⑴采用乙醇~水物系,全回流作测全塔效率 根据??NT?1,在一定加热量下,全回流作 N

稳定后塔顶塔底同时取样分析,得xD、xW,用作图法求理论板数。

⑵部分回流时回流比的估算

作回流比的估算有二种方法:

(i) 通过如图所示,作一切线交纵坐标,截距为

xD,即可求得Rmin,由R=(1.2~2)Rmin,Rmin?1

xD初估作回流比。 Rmin?1

(ii) 根据现有塔设备作摸索回流比,方法如下:

(1) 选择加料速度为4~6l/h,根据物料衡算塔顶

出料流量及调至适当值,塔釜暂时不出料。 (2) 将加热电压关小,观察塔节视镜内的气液

接触状况,当开始出现漏液时,记录P釜读数,此时P釜作为作压力下限,对应的加热电压即为最小加热量,读取的回流比即为作回流比下限。

(3) 将加热电压开大,观察塔节视镜内的气液接触状况,当开始出现液泛时,记录P釜读数,此时P釜作为作压力上限,对应的加热电压即为加热量,读取的回流比即为作回流比上限。

(4) 在漏液点和液泛点之间选择一合适的塔釜加热量。

⑶部分回流时,塔顶塔底质量同时合格D的估算

根据轻组份物料衡算,得D的大小,应考虑全回流时塔底轻组分的含量。

6.4.2实验流程设计

⑴需要1个带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筛板精馏塔。

⑵需要3个温度计,以测定T顶、T灵、T釜。

⑶需要1个塔釜压力表,以确定作压力P釜。

⑷需要1个加料泵,供连续精馏之用。

⑸需要3个流量计,以计量回流量、塔顶出料量、加料量。

将以上仪表和主要塔设备配上贮槽、阀门、管件等组建如下实验装置图。

6.6实验塔性能评定时的作要点

(1) 分离能力——全回流作

在塔釜内置入10~30v%的乙醇水溶液,釜位近液位计2处,开启加热电源使电压为220 3

V,打开塔顶冷凝器进水阀。塔釜加热,塔顶冷凝,不加料,不出产品。待塔内建立起稳定的浓度分布后,(回流流量计浮子浮起来达10min之久后),同时取样分析塔顶xD与塔釜xW。由该二组成可作图得到该塔的理论板数并与实际板数相除得到全塔效率。

(2) 的处理能力——液泛点

全回流条件下,加大塔釜的加热量,塔内上升蒸汽量和下降液体量将随之增大,塔板上液层厚度和塔釜压力也相应增大,当塔釜压力急剧上升时即出现液泛现象,读取该时刻的回流量和加热电流量,即为该塔作的上限——液泛点。

(3) 最小的处理能力——漏液点

全回流条件下,逐次减小塔釜加热量,测定塔效率,塔效率剧降时,读取该时刻的回流量和加热电流量,即为该塔作的下限——漏液点。

(4) 部分回流时,将加料流量计开至4 L/h,按照上述提及的回流比确定方法作。

(5)若发生T灵急剧上升,应采取D=0,F?,W?的措施。

6.7 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体系:酒精水溶液

新高考全国二卷英语 2021新高考全国二卷英语
上一篇
英雄联盟云顶开局打小怪爆装备bug 云顶刷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