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储存运输化工原料的压力容器的材料应具有哪些性能要求
请按: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 压力容器是指具备哪三个条件
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 压力容器是指具备哪三个条件
2 材料
2.1 基本要求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选材应当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同时还应当考虑材料与充装介质的相容性;
(2)移动式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规格与标志,应当符合相应材料的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其使用方面的要求应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3)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带)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在材料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的标志;实施制造许可的压力容器专用材料,其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上的标志内容还应当包括制造许可标志和许可证编号;
(5)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向材料使用单位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盖有材料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章;
(6)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复印件;
(7)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所取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
2.2 熔炼方法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应当是镇静钢。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钢板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钢板,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 0℃的低温钢板和低温钢锻件,还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
2.3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2.3.1 用于焊接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碳(C)≤0.25%、磷(P)≤0.035%、硫(S)≤0.035%。
2.3.2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钢板、钢管和钢锻件),其磷、硫含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基本要求,磷(P)≤0.030%、硫(S)≤0.020%;
(2)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5%、硫(S)≤0.015%;
(3)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5%、硫(S)≤0.012%;
(4)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 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0%、硫(S)≤O.010%。
2.4 力学性能
2.4.1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
用于焊接结构受压元件的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钢材,常温下的标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下限标准值之比(ReL/Rm)不大于0.85。
2.4.2 冲击功
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直径和厚度可以制备宽度为5mm小尺寸冲击试样的钢管、任何尺寸的钢锻件,按照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KV2)指标应当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钢管和钢锻件)冲击功(注2-1)
…………………………………………。
使用压力容器的要求有哪些?
(1)压力容器使用前,必须检査产品合格证等技术文件。由
(2)制订安全作规程,或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作。健
(3)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完整齐备、灵敏有效,保护装置动作整定值必须正确。
(4)必须请有认证资质的部门进行修理和例行检验
(5)容器内部有压力时,禁止强行拆卸修理
压力容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上面所列的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使用均需要符合颁布的强制法令法规。
楼上回答的不完全,容易误导人。
主要是GB150和新容规上章所规定的内容。
这里不能一一举例,如有需要愿意提供电子版资料。
压力容器对安全阀有哪些基本要求
选用安全阀门时首先要保证工作压力不得高于安全阀门的公称压力。
安全阀泄露放量选用适当。安全阀泄放量应不得小于所需的安全泄放量。
对于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或大型蒸汽锅炉泄放量大的压力容器选用全启式安全阀,对于液体介质、小型蒸汽锅炉等泄放量小的气罐、要求容器内压力较平稳的选用微启式安全阀。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介质,选用封闭式安全阀。对于无害戒指应选用敞开式安全阀。
简述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对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个要求,就是方便制造。因为只有制造过程简单易行"才有利于保证容器的质量"避免或减少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第二项要求,是方便无损检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并及时返修或采取其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知道,容器的各种失效往往和应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而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的应力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结构形式。因此,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第三项要求是尽量减少局部附加应力和应力集中。
由于结构问题造成压力容器破坏,多数是由于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破坏,而大多发生在焊缝本身或焊缝附近区域,即破坏往往和焊缝密切相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焊缝本身的受力特点和质量情况决定的。
这是个大命题。
结构 首先要满足设备安全要求;其次满足工艺要求;然后才考虑制造方便、经济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