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你要问什么?
摔破瑶琴凤尾寒的诗名_摔碎瑶琴凤尾寒的诗名
摔破瑶琴凤尾寒的诗名_摔碎瑶琴凤尾寒的诗名
这首诗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位俞伯牙善弹琴,一日乘舟游至汉口,命童仆取琴焚香,调弦转轸,一曲未终弦断之。疑有人听琴,命左右搜之,遇一樵夫钟子期,二人登舟促膝相谈,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来年江边相见。
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涌泉,去子期坟前祭拜,并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与觅知音难上难。这是谁的诗?
高山流水
春秋战国时,晋国上大夫(很高的一个官职)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贵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览江山之时弹起,琴弦忽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后发现是有人在岸上听琴。于是招此听琴人上船,见他是一个樵夫,便很轻视。没想到这个樵夫其实胸装才学无数,对他所弹的曲子、所弹的琴都了如指掌,于是说:“你对于音乐的道理十分明白,但如果我弹一曲,心中想着事情,你能知道吗?”俞伯牙将断弦重整,想着高山,弹了一曲,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想着流水弹了一曲,樵夫又赞道:“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施以宾客之礼,问樵夫姓名,答姓钟名徽字子期,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俞伯牙总算找到了知音,邀子期留下,子期要尽孝道而不肯,于是两人结为兄弟,伯牙赠子期黄金二镒(48两),约来年仲秋再见,洒泪而别。
光阴似箭,来年仲秋,俞伯牙又在江边等钟子期,却等不着。他弹奏一曲,发现商弦凄切,感到子期未来的原因,不是父丧,就是母亡。于是询问着找到了子期家,见一老者,是子期的父亲。老者哭着说,子期用所赠黄金,买书攻读,日夜辛勤,却心力耗费,染病于百日之前亡故了。俞伯牙大恸,泪如泉涌,在子期墓前悲奏一曲,却被周围不识音律的观看的人所耻笑,它们只知道琴声是用来取乐的。俞伯牙割断琴弦,将琴摔向祭石,登时玉轸抛残,今徽凌乱,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后弃官到江边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也都是当时齐国的家,他俩年轻时就成为了,后来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我小时侯比较喜欢读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重点记述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现在许多的成语典故也出自那个时期。
摔破瑶琴凤尾寒 出处 诗人朝代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出自《列子-汤问》之《高山流水觅知音》——列御寇
明代家冯梦龙根据高山流水的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谈。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是什么诗?谁写的?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谈。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这个诗是有名的诗句啊,是古人喻伯牙写的呀。因为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个故事里面。就说了这个问题呀。他和钟子期是知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