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是哪个节气
农民丰收节是秋分节气。
农民丰收节_农民丰收节主题
农民丰收节_农民丰收节主题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恰好是从“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
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正如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而,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农民丰收节”。
传统习俗
1、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秋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秋汤灌,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2、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3、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
农民丰收节是9月23日。
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秋分日在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后,地球到达黄经180度时。太阳在这天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气候特点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
以上内容参考自
丰收节是几月几日
丰收节是公历9月23日,这个节日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农民丰收节”。为的是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的是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为的是提醒每一个人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辜负每一份辛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米一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粒粮食。做饭时,吃多少做多少;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点餐时,吃多少点多少。总之,食之有道,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也在九月。两者碰撞总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春种秋收,对我们来说是短短的四个字,但对于农民来说,这些倾注了他们一年的心血,挥洒了一年的汗水。
农民丰收节是哪个节气
农民丰收节是秋分节气。
农民丰收节,是个在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设立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秋分节气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意渐浓,预示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而后气温逐渐降低,越发寒冷,南方开始在这一节气入秋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以上内容参考:
农民丰收节是几月几日
农民丰收节是每年公历9月23日-24日之间。
农民丰收节,是个在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举办“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农民丰收节的建立基础条件:
一、农事节庆有传统
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二、各地有探索
很多地方根据节庆特点和日,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动、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
三、发展有基础
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水平,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