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良人古诗 怀良人古诗宝贝牛


古诗词名句: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出自唐代诗人葛鸦儿的古诗词作品《怀良人》第三四句,其全诗如下:

怀良人古诗 怀良人古诗宝贝牛怀良人古诗 怀良人古诗宝贝牛


怀良人古诗 怀良人古诗宝贝牛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注释】

1、胡麻:芝麻,据说只有夫妇同种,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2、好种:正是播种的好时候

【译文】

满头的秀发如今乱如飞蓬,买不起首饰,只好自己用荆条折成了发钗别在头上,像这样的贫穷人家,世上真是少有的啊。连一件像样的衣裙都没有,还穿着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布裙,而今那样的衣装已经没有人再穿了。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该播种芝麻了,然而丈夫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现在已到了丈夫回家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鉴赏】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古诗《怀良人》前俩句描写人物有什么特点

《怀良人》载于《全唐诗》卷八〇一,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一般认为此诗是女子葛鸦儿的作品,也有人说是朱滔军中一士人所作。此诗描绘了经年不息,大批丁壮前往战场,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现实,反映了兵荒马乱的现状给农村妇女带来的巨大痛苦。

有哪些描写一厢情愿的诗句?

1、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南乡子·细雨湿流光》(五代:冯延巳)

译文: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觉,蓦然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2、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望江南·天上月》(五代:佚名)

译文:遥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就好像一团白银。夜深人静,身边风声渐紧。月亮被乌云遮住了。风呀,请你吹散月亮边上的乌云,让它照到我那负心汉。

3、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怀良人》(唐代:葛鸦儿)

译文: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该播种芝麻了,然而丈夫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现在已到了丈夫回家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秋夕》(唐代:杜牧)

译文: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译文: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7、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纳兰性德)

译文: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8、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

译文:何时才能平息边境,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9、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欧阳修)

译文: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10、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晏殊)

译文: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12、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

译文: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13、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春暮》(宋代:李冠)

译文: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14、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宋代:李清照)

译文: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15、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唐代:王昌龄)

译文: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唐诗怀良人有拼音

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正是归时不见归。

拼音如下:

怀(huái)良人(liángrén)

蓬(péng)鬓(bìn)荆钗世(jīngchāishì)所(suǒ)稀(xī),

布(bù)裙(qún)犹(yóu)是(shì)嫁(jià)时(shí)衣(yī)。

胡麻(húmá)好(hǎo)种(zhǒng)无人(wúrén),

正是(zhèngshì)归(guī)时(shí)不见(bújiàn)归(guī)。

《怀良人》(葛鸦儿)诗篇全文翻译

怀良人 葛鸦儿 系列:人生必背古诗词大全 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韦縠《才调集》、韦庄《又玄集》都说此诗作者是女子葛鸦儿。孟棨《本事诗》却说是朱滔军中一河北士子,其人奉滔命作「寄内诗」,然后代妻作答,即此诗。其说颇类家言,大约出于虚构。然而,可见此诗在唐时流传甚广。诗大约成于中晚唐之际。 诗前两句首先让读者看到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著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如何赞美一杯好喝芝麻糊诗句

暂时没有赞美芝麻糊好喝的诗句,但是有赞美芝麻糊好喝的语句。

1、幸福就是芝麻糊的味道;每一道芝麻糊都有一个故事;生活就像一碗芝麻糊,不品尝怎么知道哪道更适合自己。

2、吃芝麻糊得搭配好微笑,心情也就变得万里晴空。

3、快乐幸福就是芝麻糊的左膀右臂。

“赞美芝麻”的诗词有哪些

1.《怀良人》唐代:葛鸦儿

全文: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2.《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白居易

全文: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3.《过楼观李尊师》唐代:卢纶

全文:

城阙望烟霞,常悲仙路赊。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

犬吠松间月,人行洞里花。留诗千岁鹤,送客五云车。

访世山空在,观棋日未斜。不知尘俗士,谁解种胡麻。

拓展资料:

芝麻既可食用,又可做油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多是芝麻酱和香油。具有护肤美肤、减肥美体、护发美发等功效。

1、护肤美肤:芝麻中的多种维生素对皮肤中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有滋润作用,从而改善、维护皮肤的弹性;同时能促进皮肤内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与水分,维护皮肤的柔嫩与光泽。

2、减肥美体:芝麻中含有能防止人发胖的蛋黄素、胆碱、肌糖等活性成分,可以帮助减肥。

3、护发美发:芝麻中的维生素E有助于头皮内的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生命力,并对头发起滋润作用,防止头发干燥和发脆。

4、养血补血:常吃芝麻可以防止人体因缺乏维生素E而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紊乱,防止产生异常的红细胞。芝麻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缓解缺铁性贫血。

求五首课外古诗词的赏析……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暗雪云端,

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注释】①旋:不久,立刻。

【解说】郊外大雪纷飞,黑沉沉的乌云密布天空,只有落在这华清宫的雪很快就融化干。华清宫内的绿树和那碧绿的屋檐相映,谁也不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诗人用对比的方式,把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给带来的痛苦,反而继续在宫中过着生活的丑恶现象。

2.富贵曲

郑遨

美人梳洗时,

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

戴却数乡税。

【注释】①间:间隔,错杂地缀着。珠翠:指珍珠和翡翠。②两片云:两边鬓发。

【解说】美人梳洗打扮时,错杂地戴满一头的珍珠翡翠。哪里知道这两边鬓发,戴掉了几个乡上缴的税收。诗中的美人是指达官显贵的女眷。诗人用她们头上的戴饰值几个乡的税收,深刻地揭露剥削者对劳苦大众的横征暴敛。

3.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

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

骄骢踏烂麦青青。

【注释】①夺:赛过。②侵晓:天刚亮。野庭:田野。③骄骢: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解说】富贵人家的公子们穿着锦缎做的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骑着马去野外游春。他们尽兴玩耍,根本不管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纵马奔驰,踏烂了无数的麦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子弟任意糟蹋庄稼的恶劣行径的气愤。

4.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

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

正是归时底不归?

【注释】①怀良人:即思念丈夫。②蓬鬓:像蓬草一样散乱的头发。荆钗:用荆条做成的发钗。③胡麻:芝麻。④底:何,为什么。

【解说】像蓬草一样散乱不齐的头发上插着世上少有的自制荆钗,身上穿的布裙子还是出嫁时的衣物。现在正是播种芝麻的时候,可是却无人种,正是你该回家的时候,可你为何到现在不回来呢?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盼望远戍在外的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诗既是为女主人诉苦,也是对统治者的反抗和呼吁。

5.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①淮上:指扬州。②潇湘:潇水和湘水。这里指湖南一带。秦:指长安,即陕西西安。

【解说】扬子江头的杨柳春意正浓,杨花飞舞却引起渡江人的忧愁。几声笛声在晚风中的离亭边回荡,我们在这亭中分手,你赴潇湘,我去长安。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诉述了与友人惜别之情,读了令人沉思遐想。

6.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浦:水边,岸边。②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解说】这是一首表现渔家生活的诗。江中白浪上有一位白发老人,船行哪里,家也就移到哪里,水边到处有风。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便忙着在荻花丛中吹火待煮。渔者苦中有乐。

《赠从弟》赏析

【作者】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为曹幕僚,任丞相掾属。曹丕《与吴质书》中说:“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与曹植并称“曹刘”。有辑本《刘公干集》。刘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

关于建安七子:西汉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七子”为:鲁国孔融、陈留阮瑀、逛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汝南应玚、东平刘桢。除孔融之外,其余六人均为曹氏父子的僚属和邺下文人的作家。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作者。

【译文】

1、2: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写出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

3、4;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过渡: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

5、6: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

7、8: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以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小结: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品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

全红婵总决赛直播 全红婵决赛直播回放
上一篇
英雄联盟访客怎么关掉声音 英雄联盟怎么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